“30岁,一个人,一条网线,把3D打印机卖到地球另一边,一个月40万美金。
听到这数字,第一反应是:假的吧?
可这事就发生在深圳南山一栋旧厂房改造的办公室里,主角叫史可,工位旁边堆着半人高的快递箱和几卷没拆封的PLA耗材,空气里混着咖啡味和塑料味,挺真实。
去年十月,创想三维把TikTok小店甩给史可,连培训PPT都没给全。
时间紧到什么程度?
黑五倒计时45天,库存压在东莞仓库,老板一句“卖不掉就砍项目”。
史可的解法简单粗暴:找垂类达人,赌直播。
第一场直播找的@is3dp,一个胡子拉碴的美国创客,粉丝不到十万,但评论区全是“这卷轴怎么调平”“喷嘴堵了怎么办”。
史可连夜把打印机拆成零件,拍了个“30秒看懂调平”的短视频,挂在小店首页。
直播那天,达人边装单边骂脏话,弹幕却刷疯了,单场卖出127台,客单价799美金。
后来复盘,史可才发现踩中了TikTok Shop今年的两条暗线:
北美用户开始接受“高客单价+直播”组合,平台算法疯狂给3D打印内容推流;
垂类达人带货转化率比普通网红高出一截,因为观众真把达人当“技术邻居”。
深圳的节奏帮了大忙。
早上在园区食堂排队买肠粉,顺手能加到TikTok官方运营微信;
下午去华强北调喷嘴,隔壁摊老板递来一张名片:墨西哥物流专线,三天到仓。
史可说,这种“楼下就是供应链”的感觉,像打游戏开了全图挂。
当然也不是一路开挂。
十二月遇到个差评,美国用户抱怨打印尺寸缩水,史可飞过去给人换了台新机,顺便拍了条“售后vlog”,结果那条视频又带了一波订单。
他后来总结:在TikTok,翻车不一定是翻车,可能是流量密码。
现在团队扩到四个人,两个00后剪辑师专门负责把直播切片剪成15秒“爽点”视频,一个客服妹子在洛杉矶租了间公寓当临时售后点。
史可的电脑桌面还留着去年十月的一张便签:
“12月目标:活下去。
下面被人用红笔补了一行:“现在:活得挺好。
明年黑五,他们准备玩把大的:联动十个达人做“24小时打印马拉松”,挑战用同一台机器打出一座埃菲尔铁塔模型,边打边卖。
能不能成?
谁知道。
但史可说,反正深圳这地方,最不缺的就是把不可能变成发货单的人。
暂无评论内容